我省公证行业服务中心工作成果丰硕

发布日期:2015-03-14 17:42:36


2014年,我省公证行业坚持围绕中心、服务大局,主动在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中谋划公证工作,注重发挥公证职能优势,着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,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“法治浙江”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
一、公证服务“五水共治”亮点突出。全省公证机构根据省厅公证服务“五水共治”专项部署,找准工作切入口和着力点,共办理有关公证2745件,涉及资金243亿元,通过规范监督帮助相关项目节省资金4160万元,减免公证费用25万元。一是积极服务水库、堤坝等水利建设中的民生工程,做好移民安置相关公证工作,共办理征迁安置协议及分配相关公证480件,涉及家庭3863户,涉及征迁安置面积25.7万平方米,切实保障移民的合法权益。二是积极开展治水有关的合同公证,共办理招投标、政府采购、排污权交易合同公证1427件,涉及资金68.7亿元,使相关程序公开透明,有效地预防采购行为中腐败行为的发生。三是积极开展“五水共治”项目的现场监督和保全证据,共办理现场监督公证671件,涉及资金111亿元,证据保全公证167件,涉及资金2.8亿元,通过公证监督确保相关活动合法、规范、有序。

二、公证服务“三改一拆”卓有成效。全省公证机构共办理服务“三改一拆”公证36219件,涉及家庭、企业49578家,涉及改造安置、拆违面积487万平方米。旧住宅区、旧厂区、城中村改造涉及复杂的利益调整,公证机构共办理各类公证35207件,其中继承、析产、赠与公证9621件,保全证据公证769件,拆迁安置协议公证7998件,补偿金提存公证96件,提存款1.28亿元,涉及家庭16898户,涉及改造面积200万平方米;改造后土地、厂房等的招投标现场监督公证4067件;安置房分配的现场监督公证16723件,涉及安置家庭31460户,安置面积247万平方米。重大拆违项目往往是工作难点,公证机构共办理保全证据公证1012件,涉及家庭905户、企业315家,涉及拆违面积40万平方米。

三、公证服务知识产权保护增长明显。全省公证机构共办理各类知识产权保护公证12569件,有力地保护了知识产权,促进了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经济的转型升级。一是加强商标权保护,促进企业名牌战略实施,共办理商标权保护公证9342件,同比增长57%,其中注册商标转让、使用许可公证6899件,商标侵权保全证据1905件,驰名商标保护公证348件。二是加强专利权等保护,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和公平竞争,共办理专利权保护公证1621件,同比增长25.5%,办理商业秘密保护、反不当竞争公证89件。三是加强著作权保护,推进文化建设,共办理著作权保护公证1517件。

(厅公证管理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