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公证处的故事】被拖欠300万,又接盘500万贷款,这家公司曲线救“债”

发布日期:2017-04-07 11:59:53


    两位老总合作多年,一个杭州开服装厂,一个宁波做外贸。一对黄金搭档,齐齐遭遇了外贸寒潮。服装厂先倒下了,不仅拖欠外贸公司三百万元,还有五百万银行贷款无力偿还。眼看服装厂濒临破产,外贸老总出手了,“银行的债我替他还”。你也许会想,两家公司关系这么铁?还会问,如果收不回债,这位该怎么办?

    之前,服装厂以所有厂房作抵押,向银行贷款了五百万元扩大经营规模。但市场形势不佳,服装厂不仅没能一改颓势,连银行贷款也偿还不出。还款时间到,厂房即将被法院拍卖抵债。服装老板心灰意冷时,终于向对方透露:“我恐怕要破产了,欠你的业务款不会赖,再多给我几年时间吧。”外贸老总一个头两个大,少了三百万流动金,自家公司也难捱。

    几天沉默后,老总拍板,你的厂子继续开,银行债务转给我。他主动向法院联系,同意出资代为清偿贷款债务,厂房仍归到服装厂名下。摊开来说,外贸老总做了一个交换:五百万债权,救回了服装厂稳定生产;服装厂不破产,三百万债权有了保障,服装厂的厂房市值接近千万,但司法拍卖能卖出什么价格很难说。

    服装厂和外贸公司之间的债务,总计八百万元,协议服装厂两年之内清偿。风险的部分,他们用公证来解决——

    服装厂以厂房作抵押担保,并且同步办理抵押登记。双方办理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公证,如果服装厂到期无法偿还,外贸公司就有权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。如果外贸公司不出手相助,法院拍卖抵押的厂房,拖欠外贸公司的欠款可能就会打水漂,可能拖累自身运转;服装厂也就从此破产。现在外贸公司出资解决,加上厂房抵押权转移到自己名下并经公证后,外贸公司更能够保障自己债权的实现,减少损失,同时也让服装厂继续存活。

小贴士

一般情况下,债权人向法院起诉后,需要经过长达大半年的诉讼,才能进入执行程序。就还款协议申请公证,并赋予强制性效力后,债权人可以直接申请强制执行,大大缩短时间。

办理这类公证,须由债权文书签署双方共同提出申请,并提交相关的证明材料:申请人的法人主体资格证明或者个人身份证明,需要公证的债权文书和债务证明,如果有担保,担保人也需要提供身份证明和担保物的相关文件。